综合亚洲综合图区网友自拍,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免费mv ,亚洲综合区夜夜久久久,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,樱花草在线社区www中国视频

  • 手機下載

  • 微信關注

當前位置: 怡然見晉中

金秋送爽時 共赴晉中怡然之旅

來源:晉中晚報時間:2025-09-24

王家孝心豆腐

王家扣碗燒肉豆腐

當秋風輕柔拂過,國慶佳節(jié)的盈盈喜意也悄然飄至。晉中這座魅力之城,正以“怡然見晉中”這一城市文旅形象為筆,在時光的畫卷上精心描繪,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假日盛景,誠邀五湖四海的游客共赴這場身心皆暢的文化盛宴。

晉中,東倚太行山,西傍汾河水,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文旅資源豐富多樣,先后榮獲國家級文化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、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(qū)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(qū)等諸多全國性品牌與榮譽。這座城市宛如一部厚重的史書,既承載著大院文化、票號文化等晉商文化的輝煌過往,又刻畫著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,云竹湖水碧波蕩漾,太行太岳山麓層巒疊翠,讓人沉醉其中,樂享“怡然”的生態(tài)之美。

2024年8月13日,晉中市委、市政府依托現有的知名景區(qū),將周邊景點有機串聯,重點打造“怡然見晉中”城市文旅形象,把文旅業(yè)打造成戰(zhàn)略性支柱產業(yè)和民生幸福產業(yè)。

“怡然”,是休閑、慢游、細品;“見”,跨越山水,只為遇見;“怡然見晉中”,就是要讓廣大游客知道晉中、了解晉中、愛上晉中、常來晉中。

當2025年國慶長假邂逅中秋佳節(jié),晉中以“怡然”為魂,匠心打造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旅盛宴。漫步在榆次老城,時光仿佛放慢了腳步,讓人盡情品味慢生活的愜意;徜徉于太谷田園,芬芳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,帶您領略農耕文化的浪漫;在壽陽瀟河岸邊露營,仰望浩瀚星空,感受宇宙的浩瀚與自身的渺??;于左權寫生基地揮毫潑墨,捕捉自然的靈感,讓心靈得到藝術的滋養(yǎng)。

從舌尖上的榆次桃花面、平遙碗脫 ,到和順“牛郎織女”文化園的浪漫邂逅……晉中以“全域消費鏈”滿足您對高品質出游的所有想象。無論您是親子同游、情侶結伴,還是獨行尋趣,這里都能為您尋得一方屬于自己的“怡然”天地。

金秋時節(jié),晉中處處皆景,步步含情。讓我們暫別都市的喧囂,走進這片“怡然”之地,在歷史的長河中觸摸文化的溫度,在山水之間盡享身心的放松。國慶假期,晉中翹首以盼,等您共赴一場說走就走的“怡然”之旅!

(張凱鵬)

“怡然見晉中”靈石篇 :

靈秀山水 石韻悠長

□張凱鵬

美景

靈石,這座因石而名、因石而靈的全國唯一以隕石命名的縣城,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,鑲嵌在華夏大地。相傳“靈石”是女媧補天剩下的煉石,大禹治水時在此“打開靈石口,空出晉陽湖”,自隋朝置縣,1400多年的歷史在此沉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蘊。

到靈石旅游,王家大院是必打卡的景區(qū)。走進大院,漫步在石板路上,腳下發(fā)出的清脆聲響,好似歷史的腳步聲在耳邊回蕩。大院里,精美的磚雕、木雕、石雕隨處可見,每一處都栩栩如生,花鳥魚蟲仿佛躍然眼前,人物故事也鮮活靈動。這些雕刻藝術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,讓人不禁感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與無窮智慧,仿佛看到他們手持刻刀,精心雕琢的模樣。

紅崖峽谷景區(qū),國家4A級景區(qū),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十大景區(qū)之一。這里森林覆蓋率達96.84%以上,享有“山西綠寶石、天然大氧吧”的美譽。當歷經艱辛登上景區(qū)最高峰牛角鞍(海拔2566.6米、太岳山之巔、晉中市第一高峰)時,眼前美景令人震撼。連綿的山脈在云霧中若隱若現,仿佛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。

石膏山國家森林公園,與介休綿山、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,是一處綜合性景區(qū)。它依托山體、河流、森林等自然生態(tài)資源,集生態(tài)休閑度假、宗教文化、紅色教育等于一體。

介山風景區(qū),別具特色。它北依紅崖峽谷,西臨王家大院,形成靈石旅游“金三角”組合,位于晉商民俗文化旅游帶,是華夏忠孝文化發(fā)源地。景區(qū)以介林為主,分為介廟、介墓、忠孝廣場和碑林四部分,訴說著忠孝文化的源遠流長。

好物

靈石文創(chuàng)產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,精品頻現。

“輩輩封侯”石雕,堪稱巧奪天工。作品構圖疏密有致,刀法細膩流暢,既彰顯了傳統(tǒng)祥瑞文化的深邃內涵,又以精湛工藝賦予石雕鮮活生命力,兼具民俗寓意與藝術收藏價值。

“魚躍龍門”冰箱貼,“魚躍龍門”乃中國古典神話精粹,“魚躍龍門”冰箱貼是到王家大院旅游必選的文創(chuàng)產品之一。

仿烏木折扇,以寓意吉祥的柿子和神龍作為主要視覺元素,盡顯東方美學韻味。扇面上,圓潤飽滿的柿子色澤鮮艷,“柿”與 “事”諧音,傳遞著事事如意的美好祝福。

這些文創(chuàng)產品融合地方特色,不僅是故事的載體,更是可帶走的風景。

美食

靈石,這座歷史文化名城,不僅承載著厚重的過往,更孕育出令人垂涎的美食文化。

油糕,便是靈石風味小吃里的“明星”。它是靈石人過節(jié)、待客、婚喪喜宴及祭奠神靈時的必備佳肴。傳統(tǒng)油糕制作方法歷史悠久,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還衍生出米面糕和白面糕兩種類別,豐富了人們的味蕾體驗。

油河撈,口感筋道,濃郁湯汁順著喉嚨流下,暖身又暖心。

王家豆腐宴,以豆腐為主料,經煎、炒、烹、炸等多樣烹飪,將豆腐的鮮美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
靈石傳統(tǒng)八大碗,更是集葷素搭配之妙,色香味俱全,每一道菜都蘊含著靈石人對美食的執(zhí)著與熱愛。

走進靈石,就如同開啟一場美食之旅,讓味蕾在這獨特風味中盡情沉醉。

“怡然見晉中”介休篇:

三賢故里 人文勝境

□張穎

美景

介休,因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,是“三賢故里”,史出介子推、郭林宗、文彥博三位賢士。我國最大的紀念性人文節(jié)日“寒食清明節(jié)”也發(fā)源于此,文化源遠流長,名勝古跡眾多。

張壁古堡,始建于北朝十六國時期,背靠綿山,三面環(huán)溝,占地雖小,卻濃縮了1600年的軍事、宗教與農耕文明。地上堡墻由夯土構筑,千年地道縱橫交錯,堡內現存隋唐里坊格局、宋金廟宇、元代戲臺、明清民居等多元建筑,堪稱“中國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”。在這里,游人可體驗傳統(tǒng)手工藝、扎染、泥塑等,感受古人的智慧與匠心。

綿山風景區(qū),綿山又名介山,因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于此而得名,早在北魏就有寺廟建筑,唐初已具規(guī)模。景區(qū)建筑群風格多樣,集華夏古今之精華,宗教建筑、園林建筑、古留遺跡建筑交相輝映,宛如一座古建筑博物院。這里14個大景點、360余個小景點,人文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,讓人流連忘返。

虹霽寺,位于介休市義棠鎮(zhèn),始建于唐貞觀十三年,歷經多次重修復修。寺內古塔高聳,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獨具特色,塔身磨磚砌筑,上有琉璃塔頂,下有浮雕蓮花石座,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。

后土廟,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全真道教古建筑群,包括8座廟宇,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廟內建筑風格獨特,三清樓集殿、臺、樓三位一體,是明清樓閣式建筑典范;琉璃屋頂五彩斑斕,被譽為“三晉琉璃藝術博物館”。殿內千余尊明代彩塑,承襲宋元風韻,是罕見的道教彩塑藝術寶庫。

好物

在介休,傳統(tǒng)技藝與現代創(chuàng)意碰撞出令人驚艷的文創(chuàng)火花。

恒瑞制香,傳承“全料香”古法,精選36味中藥材,經43道工序精制而成,讓藥香融入日常。芝馨昌香房則以“雅香”聞名,自清代康熙年間便以“加料法”等工藝調制木樨香、清帷靜眠香等傳世香品。如今,其創(chuàng)新推出車載香掛、手機香飾等文創(chuàng)產品,將晉商文化與現代審美結合,讓千年香韻煥發(fā)新生。

介休琉璃,更是“國之瑰寶”,以孔雀藍、黃綠釉為特色。從后土廟的麒麟影壁到張壁古堡的琉璃碑,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匠人對色彩與造型的極致追求。近年來,琉璃冰箱貼、獬豸擺件等文創(chuàng)產品走紅,讓古老技藝走進年輕人生活。

美食

介休,以獨特的美食文化吸引著八方食客。

面食特色鮮明,切溜子,手工面條筋道爽滑,淋上老陳醋,酸香直擊靈魂。擔擔面,細面臥于香湯,花生芽菜點綴,麻辣滋味瞬間喚醒味蕾。甩旦旦,筋道面條裹滿濃醬,蔥香爽脆,一口就上頭,張壁七彩甩旦旦更是將蔬菜汁融入面團,色彩斑斕如古堡四季,美得讓人舍不得下口。蘸片子,面片裹滿秘制蘸料,酸辣過癮。河撈面,澆上肉鹵,嗦面聲此起彼伏。莜面栲栳栳,卷成小卷,香得讓人想舔盤。

特色小吃也不容錯過。非遺花饃,造型逼真,顏值爆表。貫餡糖,以非遺手藝制作,琥珀糖稀裹滿核桃芝麻,甜而不膩。泡泡油糕,外皮酥脆,“爆漿”內餡香甜軟糯。

還有古堡行軍長桌宴,復刻張壁古堡軍事文化,菜品扎實風味濃厚,一口便能感受古軍寨的豪邁與厚重。

“怡然見晉中”平遙篇:

千年古城 大美平遙

□武玲芳

美景

平遙古城,一座“活”了2800多年的縣城。整座城池宛如一只向南爬行的烏龜,因此得名“龜城”。古城整體布局遵從八卦方位,由四大街、八小巷、七十二條蚰蜒巷精心編織成一幅生動的八卦圖案 ,讓人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。古城里,城墻、店鋪、街道、寺廟、民居共同構成一個龐大而有序的建筑群。

日昇昌票號,中國第一家票號,中國現代銀行的開山鼻祖。站在這里,仿佛能看到當年票號里忙碌的景象,賬房先生熟練地撥弄著算盤,客商們進進出出,一派繁榮。

協(xié)同慶錢莊博物館,以地下金庫和金庫正中的盤龍柱聞名遐邇。

平遙縣衙,坐落于古城中心,始建于北魏,坐北朝南的軸對稱布局,莊嚴肅穆。在這里,人們可以看到古代官府的建筑風格,可以想象當年縣老爺在此審案、辦公的場景。

城隍廟,地處古城內城隍廟街中段,是一座道教廟觀,前后四進院落,“前朝后寢”的特色鮮明,可以感受到道家文化的神秘與深邃。

若想領略佛教藝術的魅力,可到城郊西南6公里處的雙林寺。這里被譽為“東方彩塑藝術寶庫”,寺內每一尊彩塑都精美絕倫、栩栩如生,讓人嘆為觀止。城東北12公里處的鎮(zhèn)國寺,是全國罕見的五代建筑,寺內萬佛殿為五代時期遺物,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。

平遙縣還有許多充滿現代活力的休閑娛樂場所。在距離古城3.5公里的岳壁鄉(xiāng),平遙源歡樂谷成為游客休閑娛樂、健身打卡的熱門之地。西源祠村的非遺小鎮(zhèn),探索出一條“非遺+旅游”的鄉(xiāng)村振興新路徑。梁村的稻田公園,風景怡人,大片的水稻田宛如綠色海洋,金黃的葵花鑲嵌其間,微風拂過稻浪翻滾,讓秋日的大地化作一幅美麗畫卷。東泉鎮(zhèn)水磨頭村,民居錯落有致,山水交相輝映,吸引著無數游客來此尋覓“詩和遠方”。

好物

漫步古城街巷,若想尋一份承載古城記憶的伴手禮,那可別錯過這些寶藏好物!

推光漆器,我國四大漆器之一,工藝復雜,制作精良,漆面光亮如鏡,凝聚了匠人的心血與智慧,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收藏價值。

銀韋陀擺件,以平遙雙林寺雕塑文化為基礎,通過創(chuàng)意設計,將鮮明的古城風貌植入到文創(chuàng)產品中,更全面、更多元、更有力地展示了平遙古城深厚的文化魅力。

故宮文創(chuàng)平遙禮物——平遙紅彩妝,將晉商女性形象與木棉花結合在一起,并提煉晉商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,希望晉商女性的精神和文化可以感染更多年輕人,寓意美好。

美食

走進平遙,一場美食盛宴正等你來赴約!

源于西漢文景時期的平遙牛肉,選料嚴謹,制作工藝獨特,歷經腌、鹵、燉、燜,肉質鮮嫩,色澤紅潤,一口下去,醇香在舌尖綻放,讓人回味無窮。平遙牛肉自明代中期起便隨晉商“貨通天下”,成為平遙的閃亮名片。

碗脫,以白面為原料,加水攪拌成面糊,上籠蒸制而成。成品色澤淡黃,質地細膩,口感滑嫩筋道,可搭配辣椒油、醋、蒜泥等調料,味酸辣可口。

金黃色的油茶面,散發(fā)著濃郁香氣,加入堅果炒制,口感醇厚。莜面栲栳栳,經開水和制,手工推卷而成,形狀像蜂窩,蒸熟后麥香濃郁、筋道爽口。油花花,造型精美,口感酥脆,或咸香或微甜,每一種造型都藏著獨特寓意。

“怡然見晉中”祁縣篇:

昭馀古韻 茶道遺香

□李娟

美景

祁縣,古稱“昭馀”,因“昭馀祁澤藪”而得名,是一座有著2500余年歷史的古城。這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、晉商文化和萬里茶道的發(fā)源地,享有“中國玻璃器皿之都”的美譽。

祁縣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時期,晉頃公十二年(前514年)建縣。這片土地人杰地靈,曾孕育了王允、王維、溫庭筠等200多位政治家、文學家和詩人。

作為晉商故里,祁縣在明清時期商業(yè)繁榮,晉商大院林立,票號遍布全國,實現了“匯通天下”的輝煌。漫步祁縣,歷史觸手可及。昭馀古城,青石板路蜿蜒縱橫,明清時期的晉商大院林立其間。喬家大院,以“囍”字形布局和精湛的“三雕”工藝(木雕、磚雕、石雕)聞名,被譽為“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”。渠家大院,以“明”字格局和無磚不雕的細節(jié),展現晉商生活的雅致與智慧。這些院落是生動的晉商文化教科書,讓我們得以一窺當年晉商的智慧。

自然生態(tài)與人文底蘊在此和諧共生。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,如一條綠色絲帶貫穿縣城,河畔仿古亭臺、木質棧橋與粼粼波光相映成趣,成為市民休閑與生態(tài)體驗的勝地。而紅海玻璃文化園則顛覆傳統(tǒng)印象,將工業(yè)與藝術完美融合,人工吹制玻璃技藝在此傳承,晶瑩剔透的器皿遠銷全球。此外,羅貫中紀念館、王維水墨詩國小鎮(zhèn)等,也是游客的心之所往。

祁縣的魅力,藏在喬家大院的飛檐斗拱里,流淌在渠家大院的百年故事中,蕩漾于昌源河濕地的碧波之間,閃耀在紅海玻璃園的晶瑩光影下。

美食

在祁縣,美食不僅是味覺的享受,更是深厚歷史文化的載體。

“八碗八碟”,祁縣傳統(tǒng)筵席佳肴,用料講究、配料精辟、制作工藝獨特,八碗熱菜采用燒、熬、炸、烹、燉、蒸等多種技法,八碟冷盤葷素搭配,堪稱北方禮儀宴席的活化石。

祁縣酥梨,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果形端正、潔白透黃、皮薄肉細、香甜酥脆,被譽為“果中一絕,梨之上品”,具有生津潤肺之效。

?

賈令熏肉,百年傳承,精選豬肉以17味中藥材腌制,色澤棕紅,肥而不膩,是晉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味覺傳奇。

六曲香酒,以“清香純正、綿軟回甜”聞名,融合汾酒工藝與本地麩曲技術,成就“南有五糧液,北有六曲香”的美譽。

這些地標美食共同構成了祁縣深厚的味覺圖景,令人回味無窮。

好物

祁縣好物,匠心獨運。祁縣玻璃器皿,產品涵蓋茶具、酒具、工藝品等數千品種,其中人工吹制高腳杯占全國產量80%以上,以晶瑩剔透、造型優(yōu)雅、工藝精湛而備受青睞。匠人們秉承百年吹制技藝,融合現代美學,打造出蛇形醒酒器、水晶金箔酒具等產品,每一件皆為藝術珍品。

祁縣還孕育了豐富的民間藝術,剪紙、泥塑等非遺產品韻味獨特,深受人們喜愛。

文創(chuàng)產品同樣別具一格,喬家大院特色建筑章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游客蓋章打卡。祁縣本地特色產業(yè)玻璃器皿與文創(chuàng)相結合制作的高腳杯套色章以及晉商大院主題冰箱貼、喬家香囊等文創(chuàng)伴手禮深受游客青睞。更有以積木潮玩形式創(chuàng)新再現喬家大院建筑風貌,令人耳目一新。

“怡然見晉中”太谷篇:

□史俊杰

美景

太谷,一座被譽為“中國華爾街”的千年古城。這里曾是晉商縱橫歐亞的金融中樞,如今仍以精湛的手工技藝和獨特的風物美食延續(xù)著歷史的輝煌。

太谷的風景,不在山水之險,而在人文之盛。走進這座古城,仿佛步入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。鼓樓,巍然矗立于城中心,四向門洞與十字街相通,登樓遠眺,青磚灰瓦的明清院落錯落有致,“四街八井七十二巷”的古城肌理盡收眼底。這里曾是晉商票號的聚集地,志成信、祥記公司、正心裕錢莊等舊址靜立街旁,默訴著昔日的金融傳奇。

曹家大院(三多堂),這座占地1萬余平方米的城堡式院落,以“壽”字形布局,277間房屋雕梁畫棟,銘刻著曹家“縱橫歐亞九千里,稱雄商界五百年”的輝煌。院中法國進貢的“金火車頭鐘”,見證著昔日“富可敵國”的盛景。

孔祥熙宅園,融合北方民居的厚重與南方園林的靈秀,六院二園中27棟房屋錯落有致,成為南北建筑藝術交融的實物典范。

此外,太谷的田園風光同樣引人入勝。鳳凰山森林公園紅葉漫山,綠美農林苗圃成景。如燕酒莊的葡萄園沿北緯37度鋪展,釀出醇香氤氳。東谷溫泉康養(yǎng)小鎮(zhèn)的窯洞私湯與農耕體驗,詮釋著現代田園生活的詩意。這里的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,皆在訴說著歷史與自然的和諧共生。

人文薈萃 田園風光

好物

太谷好物,是技藝與文化的雙重結晶。

失蠟法鑄銅技藝,穿越2000年時光,至今仍熠熠生輝。從杜福堂初習古法,到杜大明還原秘技,再到杜聯芳推陳出新,直至杜淵將3D打印、CNC雕刻融入傳統(tǒng),四代匠人讓銅器從佛像神壇走入現代生活。

蛋雕與葫蘆雕刻,是指尖上的微縮藝術。蛋雕,以刀為筆,在薄脆殼上勾勒世間萬象,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贊歌。楊氏烙彩葫蘆,以火為墨,經打稿、初烙、出細、刮白、上彩等十幾道工序,將花鳥蟲魚繪于匏上,傳承五世而不衰。

太谷非遺館中,景泰藍掐絲琺瑯流光溢彩,晉派磚雕古樸雄渾,麥稈畫以天然光澤摹刻天地萬物,榮獲聯合國“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”。廣譽遠中醫(yī)藥博物館則以“龜齡集”“定坤丹”等宮廷秘藥,詮釋著“中醫(yī)藥活化石”的百年堅守。

美食

太谷的美食,根植于晉商文化的富庶與包容。

太谷餅,以香、酥、綿、軟聞名,甜而不膩,酥而不碎,傳說曾是慈禧太后的宮廷貢品。

卷卷,蛋皮包裹肉餡,切片后或冷食清爽,或煎炸香濃,佐以山西陳醋,鮮香迸發(fā)。

泡泡糕,以形取勝,表面氣泡高10毫米,遠觀如蘑菇云霞,入口外酥內糯、甜潤不膩。

尋常食材亦能化腐朽為神奇。菜疙瘩,以豆角、菠菜等時蔬裹面蒸制,蘸西紅柿醬或酸甜辣麻汁,樸實中見真味。水灌腸,以蕎麥面制成,灰白透明,軟韌彈牙,夏能清熱,冬可去火,是街頭巷尾最親切的風味。而“八碟八碗”的宴席規(guī)制,更將太谷人對飲食禮儀的講究體現得淋漓盡致——菜品擺放、上菜順序皆有定式,卷卷與水灌腸皆為席間亮點,傳承著晉商待客的隆重與匠心。

策劃:路麗華

統(tǒng)籌:張凱鵬

設計:郝成圓

制圖:趙向文